演出日期:2008年10月21日(二)、22日(三),晚間八點
演出地點:salle Wilfrid-Pelletier at Place des Arts,175,rue Sainte-Catherine Quest
Itzhak Perlman, one of the undisputed superstars of the violin world, is also one of the those exceptional artists who can move audiences the world over, not only through his faultless technique, but above all through the infectious enthusiasm he conveys in the subtleties of his music-making.
Perlman’s most recent appearance with the OSM was in the role of conductor, but he has been coming here regularly as a violinist since the 1970s. This time he returns as both soloist and conductor in a program of works by Bach (the Violin Concerto in E major), Mozart (the Haffner Symphony) and Prokofiev (the Fifth Symphony). The latter is a work of power and breadth, a work Prokofiev himself described as “an expression of the greatness of the human spirit.” The OSM has played this symphony on numerous occasions, including on its tour to the Far East in 1985 and at the Ravinia Festival and Carnegie Hall in 1988. It also forms part of the Orchestra’s discography.
指揮、小提琴/帕爾曼
「他真是一位轟動全球的小提琴家…聆聽帕爾曼的演奏豐富了不同層面的愉悅感受。」紐約時報曾經這樣形容帕爾曼(Itzhak Perlman)的演出,93年與電影音樂大師約翰威廉士(John Williams)合作的奧斯卡最佳電影音樂作品「辛德勒的名單」更讓這位古典樂界德高望重的巨擘綻放跨界的巨星神采,音樂演奏時的迷人風範與人文意涵,更在淒美濃密的樂聲中溝通了跨越世代的情感。
1945年出生於以色列,畢業於台拉維夫音樂學院的帕爾曼,之後前往紐約發展,58年在'艾德蘇利文秀'(The Ed Sullivan Show)的亮相打響了他的國際知名度,隨後進入茱利亞學院(Juilliard School)師事伊凡蓋拉米安(Ivan Galamian)、桃樂西狄蕾(Dorothy DeLay)等小提琴前輩大師潛修古典音樂,63年春季,帕爾曼首度躍登卡內基大廳舞台,與美國國家管弦學會(National Orchestral Association)演出'Wienawski的F小調協奏曲',可惜正巧撞上報業罷工,未能獲得傳媒曝光,64年贏得古典樂界至高榮耀 'Leventritt Competition'的首獎後,帕爾曼與歌劇界的傳奇經紀人蘇胡洛克(Sol Hurok)簽約,在胡洛克的穿梭下,帕爾曼展開了巡迴全美各大城市的密集演奏會,65年1月,在國際間闖出頭角的他回饋家鄉父老與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 (Israel Philharmonic Orchestra)舉行八場演奏會,同年稍後,爆滿盛況直襲紐約,68年更與倫敦交響管弦樂團同台首演。
從60年代末期開始,帕爾曼不斷與全球各地的重量級管弦樂團同台合奏,並展開一連串的獨奏會。87年11月,帕爾曼與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前往波蘭華沙與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作演出,成為首位前往東歐陣營國家作演出的古典音樂家,90年4、5月間,甚至前往俄羅斯演出,同年末,受列寧格勒之邀,與馬友友、女高音潔西諾曼(Jessye Norman)一起參加柴可夫斯基150週年冥誕的紀念音樂會,93年12月,與馬友友、波士頓交響管弦樂團(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連袂前往捷克的布拉格出席德佛札克(Dvorák)音樂盛會,94年歲末,帕爾曼首度拉拔到中國與印度演出。
帕爾曼除了曾以包括PBS頻道製播的紀錄片'Fiddling For The Future'在內之節目獲頒四座艾美獎外,更是葛萊美獎的常勝軍,囊括15座葛萊美榮耀,並與小提琴一代大師史坦(Issac Stern)、吉他大師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指揮家祖賓梅塔(Zubin Mehta)、茱利亞弦樂四重奏(Juilliard String Quartet)灌錄過專輯,97、99年與電影音樂大師約翰威廉士合作「帕爾曼的電影琴聲Cinema Serenade」、「帕爾曼的電影琴聲2-黃金年代Cinema Serenade 2: The Golden Age」等獨霸Billboard古典跨界榜的冠軍大碟,重新引領樂迷進入「遠離非洲」、「新天堂樂園」、「辛德勒的名單」、「女人香」、「純真年代」、「紫色姊妹花」、「亂世佳人」、「北非諜影」、「亨利五世」、「咆哮山莊」的動人情境。近幾年來,帕爾曼陸續與芝加哥管弦樂團、費城管弦樂團、達拉斯、底特律、匹茲堡、西雅圖、多倫多交響樂團、紐約室內管弦樂團、英國室內管弦樂團同台,2000至2001年間,陸續擔任波士頓交響樂團、美國國家交響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洛杉磯愛樂管弦樂團的指揮職務,2001年9月,獲邀擔任底特律交響樂團的客座指揮。30多年來,帕爾曼也在EMI音樂廠牌灌錄過許多膾炙人口的古典音樂專輯。
音樂的成就與人道的精神也讓帕爾曼多次獲得傳媒的掌聲,80年4月,躍登新聞週刊(Newsweek)封面人物,哈佛、耶魯、羅斯福大學紛紛頒予榮譽學位,86年,美國總統雷根頒發榮譽勳章,2001年12月,柯林頓總統頒發國家藝術勳章。帕爾曼的魅力也穿透電視螢光幕,先後成為'大衛萊特曼午夜漫談' (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芝麻街'、'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等熱門節目的座上嘉賓,葛萊美獎頒獎典禮與多次的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現場演奏轉播都再再見證他那獨特的音樂才藝。92年忠實紀錄帕爾曼與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的俄羅斯歷史之旅的紀錄片'Perlman In Russia'獲頒艾美獎最佳音樂紀錄片大獎。94年7月,帕爾曼應邀主持在洛杉磯道奇體育場所舉行的'世界三大男高音安可演唱會'。
舞台上、鎂光燈前,帕爾曼的演奏不但豐富了古典音樂世界,更征服了全世界音樂愛好者的心靈。
演出曲目:
巴赫:小提琴協奏曲,e小調,作品一零四二
莫札特:第三十五號交響曲【哈弗納】,作品三八五
普羅高菲夫:第五號交響曲
參考網址:http://www.osm.ca/en/index_concerts_concert.cfm?ID=338
- Oct 17 Fri 2008 12:32
(校外)【音樂報馬仔】帕爾曼的「演出」和「指揮」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